股票代码

688016.SH

近日,suncitygroup太阳新城(集团)官方网站(以下简称“suncitygroup太阳新城”)代理的LiqMagic®外周血管内冲击波导管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多个中心顺利开展上市后首批临床应用。


病例分享:挑战重度钙化病变,突破治疗瓶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姚陈主任团队成功运用LiqMagic®P18外周血管内冲击波导管治疗一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该患者为一名老年男性,患高血压和糖尿病20多年,并伴有慢性肾功能不全。因右脚持续疼痛1年多入院接受治疗。术前造影结果显示下肢多发动脉钙化,其中右侧股浅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重度狭窄,并局部闭塞。


术中,团队首先使用开通导丝突破重度钙化病变,然后用2.0、2.5、3.0*150mm普通球囊逐级预扩张。造影显示血流较前稍改善,但钙化病变处仍有严重残余狭窄。 


随后使用LiqMagic®P18外周血管内冲击波导管进行钙化斑块的压裂。根据血管尺寸,团队选择了4.0*60mm和5.0*60mm两个规格在4atm压力下逐段扩张整段病变,共进行了6个周期的冲击波治疗,将冲击波球囊加压至12atm显示病变狭窄解除,均匀扩开,保压1min后造影结果显示血流恢复通畅,钙化部位的残余狭窄明显改善。


最后使用suncitygroup太阳新城Reewarm®PTX 5*220mm药物球囊扩张导管扩张3min,再次造影显示原闭塞段血流通畅,无限流性夹层,血管形态良好,胫前动脉、腓动脉血流流速较前明显改善。


该例患者动脉钙化严重,传统球囊难以扩开病变,外周血管内冲击波治疗系统成功压裂钙化斑块,改善血管顺应性,从而使球囊更易通过及扩张,并且也为药物球囊的使用创造了更佳的管腔环境。此外,LiqMagic®P18外周血管内冲击波导管扩张后未出现限流性夹层,避免了补救支架的植入,优化了长期预后。


下肢动脉钙化病变是外周动脉疾病(PAD)中一种多发性疾病,往往伴随较重的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其复杂性为临床治疗带来较大的手术风险与难度,不仅降低手术成功率,且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提高截肢风险。血管内冲击波技术创新性地将液电效应和球囊血管成形术结合形成全新的血管钙化斑块处理技术,不仅对浅表钙化有作用,也是目前唯一有效处理深层钙化的治疗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并发症风险低,有助于更好获得管腔、减少支架的植入[1]


由LiqMagic®外周血管冲击波导管和血管内冲击波治疗设备组成的外周血管内冲击波治疗系统,于2024年12月在国内获批上市。该设备通过向其冲击波导管提供脉冲式驱动电能,使其能够向外360°全周向、间歇性地输出发散式、低强度冲击波能量,进而对钙化斑块产生压裂作用,改善血管顺应性,并为后续治疗做好准备,同时对管腔内膜和正常血管组织不造成损伤。外周血管内冲击波治疗系统具备优异的人机交互功能、出色的耐压性能以及卓越的手术效率,可以满足临床中与日俱增的精准治疗需求及场景。 


2025年2月,suncitygroup太阳新城与赛禾医疗达成合作协议,在中国大陆地区代理销售赛禾医疗生产的外周血管内冲击波治疗系统产品。目前,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在外周动脉介入领域共有8款已上市产品,包括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外周血管支架系统、弹簧圈、球囊扩张导管等,与赛禾医疗的合作进一步拓宽了公司外周动脉产品线。未来,suncitygroup太阳新城将继续坚持自主研发创新,并持续通过代理合作与收购,不断推出更多优质创新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为国内外主动脉、外周血管及肿瘤疾病患者提供普惠化一体化的医疗解决方案。


[1]. 股腘动脉闭塞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循环杂志,2022,37(7):669-676.